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立项课题
以陶行知新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我校向江苏省陶研会申报的“十三五”规划课题《以陶行知新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实践研究》,被陶研会专家推荐给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小组批准,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根据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评审组专家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审议、指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强调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纲领性文件,有力指导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面向2035目标描绘好教育发展的远景蓝图,为新时代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方向,培养造就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一、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本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追求。因此追求“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当我们对教育进行全面而真切的反思的时候,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育正面临着新的转机。陶行知先生提出“新教育”的实质就是与时俱进。教育发展需要研究新的形势、新的背景、新的人才需要。新教育革新,以使教育更适应时代的需要、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发展需要我们以陶行知思想为引领,促进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海实验中学是由昆山超动力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森董事长引进南通高水平师资创办的一所现代化寄宿制民办中学。以培养精英化人才为宗旨,努力打造成为具有现代化办学条件、国际化文化视野、多元化培养渠道的优质中学。近四年的办学中实实在在按照内涵发展的路子行进,不为赚钱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着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凝聚教师人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这个硬道理,建构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路径。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内涵发展的规律,办出让昆山老百姓称道的办学业绩。现在站在全国教育发展的宏观视角,审视民办学校发展的历史方位,现将进入到高品质发展的新阶段,教育思想与模式都在发生全面转变。教育的发展与校际竞争的加剧,学校面临更多的挑战和竞争,学校的发展面临许多的困惑与困难。如何在实践中开拓创新,让学生、教师、学校一同发展,创新学校的教育,促进学校的高品质发展,摆在学校面前迫切需要考虑的办学大计。
3.学校具有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019年3月,我校申报的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民办小班额初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审批通过并立项研究,实现了:(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针对各学科特点,独立选择学习的步骤和方式,有较强的选择、评价、研究信息和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使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3)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成为主动发展的人。(4)探索并形成“通海实验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的操作摸式和实施策略。2020年5月已递交了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成果。
2019年5月,我校成为“江苏省陶行知教育学会实验学校”。为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我校申报的省陶研会“十三五”课题“生活教育指导下的民办初中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已立项研究。我们课题组坚持“行--知--行”的认识论,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际,围绕新形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探究,梳理、归纳出的“生活教育”为指导的教与学的关系结构,为有针对性加强和提升教育品质、教学质量和师生素养提供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并力求在实践中试行、检验、反思、调整。
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江苏省、苏州市和昆山市陶研会的“行知杯”论文评选。2019和2020两年内有30名教师共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54篇,其
中28篇获等级奖。吴怀平老师撰写的《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初中生写作教学》一文获江苏省一等奖、郝祥瑞老师撰写的《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一文获江苏省二等奖、石璐老师撰写的《“知行合一”,让每一位学生在自治中获得成就感》一文获江苏省二等奖、陈丹老师撰写的《爱满天下 共创佳绩》一文获江苏省二等奖、王倩、盖燕燕、沈梦琦、张万金、王荣华、张晓磊、赵靓妹、朱奕舟等老师撰写的论文获江苏省三等奖;张万金老师撰写的《初中生缺乏学习美术兴趣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一文获苏州市一等奖;朱雨琪老师撰写的《历史教学中中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一文获昆山市二等奖。今年共有18位老师撰写陶研论文并积极参评。
陈董对教学情有独钟,创办通海实验中学,是要办一所高品质的学校。要求做到“六个让”:“让目标定位切合历史与现实,让学校文化不断优化提升,让教师发展从敬业走向专业,让课程与课堂更加科学高效,让学生成长独具特色与魅力,让教育质量变得绿色与低碳。”为此我校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实践研究”。
我们认为,今后的一段时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候,学校有必要“用新思想引领高品质”。相信我校办学视野越来越宽,理论脉络越来越清,理论层次越来越高,对教育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实验理论的指导性越来越强。在不断发展的学陶师陶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在通海人的勤奋工作、不懈探索、创新发展中,学校将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发展,学生将会在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的发展。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1.核心概念
(1)陶行知新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是“合于现在所需要”的教育。他解释的“新”,包括自新、常新、全新三个意义;他解释的“教育”即“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即是“发展”。陶行知先生提倡新教育,构想新蓝图,强调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教育的宗旨。
(2)民办学校是“指非政府组织或个人利用非财政性教育经费,自主管理的,面向社会提供选择性教育服务的学校”。1987年的国家教委文件中提到的说“民办教育是国家办学力量的补充”。到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了“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说民办教育“两个重要”的定义“即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3)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内涵包括“四高”:即高品位、高标准、高素质、高质量。也就是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等“五个人”。从这“四高”和“五个人”来看,就是要坚持以促成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出发点,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民办教育要把主要资源用于学校发展,用于学生培养,用于教师发展,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质量评价等诸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不断输送高质量的年轻一代,为中华民族赢得未来。
2.理论依据
(1)陶行知新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它不仅符合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为中国的民众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且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在 1919 年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明确提出“新教育” 的概念,他讲了这样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 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耳。用实验的方法来改造学校、改造教育、改造受教育的人,发展适合中国实际的新教育,这就是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
(2)班巴斯基的教育教学最优化理论。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系统,用系统观点、方法来考察。教育的效果取决于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对教育应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他的最优化指的是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果。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我们目前正在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实践,其核心理念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学校、学生、教师的内涵发展。
另外,新课改的基础理论、特色学校发展理论、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校本研究的理论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借鉴。
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实践研究,是深入研究陶行知新教育思想、拓展学陶研究领域、促进深化当前教育改革。通过课题研究能为办什么样的学校指明方向:是以师生幸福为目标,注重文化培育,让生命自然成长,并始终朝向美好。通过本课题研究为高品质民办教育的发展概括为“三思二律二十四字”:三思是教育家思想、战略家思想、企业家思想联合办学;二律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经济规律;24字是: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育方针,优化教育方式,追求教育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思路和方法
1.研究目标
(1)研究陶行知的学校建设新思想,对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和规模进行理论上一些探索,推进民办学校的高品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研究陶行知的学校管理新思想,寻找一条适合通海中学高品质发展的特色之路,提升办学水平,打造民办教育品牌。
(3)研究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和组成特点,找出整合师资队伍的思路,以促进教师发展路径创新和活力激发,提高民办中学的发展后劲。
(4)研究学生身心特点和心理状态,营造“生活力”场,构建生活力培育的运行模式。
(5)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形成一套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研究思路 研究的流程图
文献研究
调查研究
专家指导
课题申报阶段
201910
以陶行知新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实践研究
文献研究
高品质学校建设从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办学、教学质量等方面研究分析,综合专家、学者对民办中学教育理念与实践的阐述,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多元化、有选择的发展,让全体师生都能幸福健康、提升素养,等等。归根结底,一所学校的高品质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品质、学生的品质和文化的品质。
(1)着眼教师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高品质学校离不开高品质教师。教师发展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是学校教育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有大楼,无大师,绝不算品质学校。一所学校能否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教师的品格魅力和业务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把我们的教师培养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要通过榜样示范、纪律约束、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追求等形式引导教师规范言行、为人师表、享受教育。二是目标引领,激发教师的内驱力,让广大教师为了一生的幸福而奔向一个又一个目标。辅导教师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每个教师冲击优秀,追求卓越。三是通过全员培训、全员读书、推门听课、教师论坛、研课议课等教研活动,让全体教师在共读、共写、共听、共研、共享中提升素养.幸福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2)着眼学生素养,促进生命成长
高品质学校最有说服力的呈现内容应该是高品质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素养的提高,生命的成长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提升学生品质要依托学校的文化品牌,结合主题教育、重大纪念日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唤醒人性最本质的真与善,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丰富、有内涵的空间和平台。尊重个性差异,树立成长大于成绩的质量观。探索实践“四生课堂”,即生命课堂、生态课堂、生活课堂、生长课堂 。生命课堂,它的中心是学生,教学活动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生命的发展;“生态课堂”,它的起点不是知识,终点也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在轻松的学习场中自由、自主、合作学习;“生活课堂 ”,它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会学习方法并应用于生活;“生长课堂”,它能达成预设目标,学生能掌握必需的知识技能,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方法,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陶知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今天我们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着眼文化建设:提升育人实力
高品质学校建设终究要落实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一是外显文化。二是内化成师生行为的隐性文化。外显文化要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五园 ”:园林化生态校园;数字化信息校园;人文化和谐校园;科学化书香校园;发展化成长家园。不仅仅改变校容校貌,更大程度上要改变师生的精神风貌,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无声地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启迪师生的智慧、提升师生的素质。这就是隐形文化的力量。教师有了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各项工作呈现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态势;学生的言行得到了规范,文明的风气得以形成,学生喜欢老师,喜欢班级,喜欢学习,喜欢学校生活。学校必然会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建设高品质学校,敬业的教师和努力的学生是主体,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全面的发展和一流的质量是核心,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保障,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目标。
“文化立校”、“教师兴校”、“学生名校”我们要在这三个着眼点上多下功夫,做好这三篇文章,这也是我们通海实验中学高品质发展的三个支点和三个追求。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包括理论学习、资料分析、文献查找、论文撰写等)
(2)调查研究法(对部分名校和陶行知实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调查研究和个别访谈等)
(3)行动研究法(学校课程改革与研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研究,跟踪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变化,发展、提高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研究等)
(3)案例研究法(根据操作要求,对部分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变化进行跟踪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阶级性尝试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逐步形成相对更成熟的具有实践性与推广性的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重点和过程
1.研究的内容(子课题设计)
子课题1、陶行知新教育思想与高品质民办学校发展的文献研究(主要负责人:郝祥瑞)
学习践行陶行知“新教育”思想,突出内涵,强化特色,增强辐射力。陶行知先生他在阐述“新教育”的意义时说,“新教育”首先是“自新”,这是对教育的自觉反思与改造,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学生发展的责任感;其次是“常新”,这是对学生建设的持久热情和探索,是对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不懈追求;再次是“全新”,通过形式的改造,内容的创新,推动学校特色建设。老师们以《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最优化理论》、《小班化教育是优质教育》、《自主学习理论》、《走近陶行知》等为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我校师资、学生和小班化课堂特点,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研究目标,积极探索通海实验中学“四种”特色发展:一是导师型教育特色。二是小班化教学特色。三是双师型管理特色。四是综合化社团特色。
子课题2、昆山通海实验中学“双师型辅教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现状调查研究(主要负责人:冯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的要求。四年前陈董创办通海实验中学的“小班化教育”。办学中实实在在按照内涵发展的路子行进,不为赚钱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着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做适合当前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这个硬道理。为了实现更好地发展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学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课堂双师制。这样:一主一辅老师,共同备课(主导老师主备,副导老师修正)----共同教学(主导主授,副导辅助)---共同辅导、批改作业。做到教学任务堂堂清,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以期打造有效和高效课堂,彰显小班化背景下课堂双师制教学的教育魅力。双师型辅教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试图以新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发展一种新的教学观点,形成新型的教师文化,以利于改善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与学的实效。我们希望在调查--研究--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子课题3、陶行知新教育思想在文化立校、教师兴校中的实践研究(主要负责人:张丽)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学校要增强四种文化建设:一是环境文化。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他认为学校“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绿化和美化环境。二是实践文化。根据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学校应该让学生多多参加实践劳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活动文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四是兴趣文化。根据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学校要成立各种社团、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锻炼、发挥特长的平台。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使学校的管理有深厚的人文底气。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重点任务:更加重视师德建设;更加重视提高质量、更加重视增强活力、更加重视薄弱环节。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简言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刻意“求真”,要永远做“真人”,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通海中学的老师们应有执着的教育情怀、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娴熟的教育艺术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通海人怎样才能做得更好,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去实践和生成。我们要研究通海中学教师队伍的校情,要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结合昆山教育局的“一二三”工程,启动通海中学的“一二三五”工程。即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的培青促新工程。
子课题4、开发学生“生活力”潜能与高品质民办学校发展的案例研究(主要负责人:鲁苏丹)
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议论》中论述道:“学校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疫情之下,生命脆弱,孩子们感受到敬畏生命。“宅运动”全新流行。生活教育在健康、幸福、亲情、人文、休闲等多方面得到拓展。学校教育,尤其是高品质学校的教育现实呼唤“生活力”培育;课程改革呼唤“生活力”培育;学生的成长呼唤“生活力”培育。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案例研究培养学生发展策略,我们坚持追求“办高层次学校,育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目标。
子课题5、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研究。(主要负责人:张晓磊)
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学生、课堂活动内容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如下图所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与之相应的思维活动主要有三种:课堂活动内容中重要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教学思维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协调着这三种思维活动,而培育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1.学生是学的主体;2.教师是教的主体;3.思维是训练的主线。课堂教学中的三种思维活动的协调过程可用图表示为: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它包含着从具体到抽象与抽象到具体的结合,也包含着从特殊到一般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
课题组在研究中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总目标:发展规划高起点,设施配备高标准,教育要求高质量。以英才教育为方向,打造江苏一流的民办中学,以“四高”要求,去探索、研究和实践。高品味: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优雅别致的育人环境、文明礼貌的师生群体、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高标准:配齐标准规范的教学设施、长效直观的育人设施、安全高新的文体设施、时尚宜人的生活设施。高素质:管理成员人人品行正、业务精、作风细、效率高;教学人员个个有学历、有能力、有方法、有成果;服务人员时时想着师生、事事为了师生、处处服务师生;全体学生身心健美、学业优异、彰显个性、遵纪守法。高质量:上级开展的各类比赛活动力争第一,上级组织的各种评估验收确保优秀,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保持常态,教学成绩全市领先,初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力争达到并最终超过本市一流学校水平,并成为江苏省一流民办中学。
2.研究重点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双师型辅教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现状调查研究、“开发学生“生活力”潜能与高品质民办学校发展的案例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研究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三个重点。
3.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基本过程包括:调查→初步制定研究方案→实施→反馈调查→修订→再实施→再调查→再修订→总结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 |
培训调查阶段 | 2020年1月 — 2020年6月 | 从银枢:总体领导; 袁盛影:教师培训(学习陶行知思想的理论指导、主要的教育教学理论、自主学习能力理论、如何研究学生等); 郝祥瑞: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和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调查; 冯姣:小班化教学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 张丽、张晓磊:学科导师辅导及学生成长研究; 鲁苏丹:收集整理资料。 | 1.教师培训材料; 2.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报告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3.教师和学生调查报告 4.学科导师辅导及学生成长研究记录表。 |
子课题研究方案的初步制定阶段 | 2020年7月 -- 2020年12月 | 从银枢: 学校核心文化理念建设、师德建设方案、激励机制的具体方案。 袁盛影:教师考评方案、优质课堂考评方案、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和教科研制度。 郝祥瑞、冯姣、张丽、鲁苏丹、张晓磊:学校发展的文献研究;双师型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研究;文化立校的教师兴校的实践研究;学生“生活力”潜能的案例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1.初步建立的相关科研制度; 2.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框架; 3.学生导师制指导方法研究; 4.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5.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
子课题研究方案的初步实施阶段 | 2021年1月 -- 2021年6月 | 从银枢:总体安排; 袁盛影:子课题研究的基本制度执行跟踪调查; 郝祥瑞、冯姣、张丽、鲁苏丹、张晓磊:课题资料整理。 | 1.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2.相关的配套措施。 |
初步调查反馈、再实施和完善阶段 | 2021年7月 — 2021年12月 | 从校:总体领导; 袁盛影:相关制度执行的反馈调查,教师意见; 郝祥瑞、冯姣、张丽、鲁苏丹:资料重组整理。 | 1.调查的过程材料; 2.相关论文; 3.总结和反思材料; 4.进一步完善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
总 结 | 2022年1月 — 2022年6月 | 从银枢:总体领导; 袁盛影:理论分析; 郝祥瑞、冯姣、张丽、鲁苏丹、张晓磊:课题相关总结及材料汇编。 | 1.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汇编; 2.“双师型辅教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 3.三种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4.结题报告和论文集。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的观点
(1)现代化的办学理念对高品质学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用陶行知教育思想重塑教师精神文化,引领价值追求,激活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3)校园文化建设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精神支柱
(4)“生活力”的潜能培育是高品质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5)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通过本课题研究陶行知的办学理念,对高品质民办学校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及理论依据。
(2)通过本课题研究陶行知的学习观,对当前学习创建教师校本研修文化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通过本课题研究陶行知的“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的理念,为高品质民办学校发展能够提供不竭的动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全面的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方法。
(5)通过实验教师自身的努力,创设有效教学的环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优化高效课堂课程设计和时间安排,开发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工具。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
阶段成果 (限5项) | 撰写开题报告,拟定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 文献汇编 | 2020.06 |
各研究成员(子课题承担人)按照方案,中期报告 | 调查报告 | 2020.12 | |
高效课堂(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教学操作要求 | 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 2020.12 | |
课题组成员撰写阶段总结,经验总结或论文 | 案例集 | 2021.06 | |
最终成果 (限3项) | 撰写结题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2.06 |
编写校本教材 | 校本教材 | 2022.06 | |
编印课题研究成果专辑 | 论文集 | 2022.06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人员组成
课题组第一主持人是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地理学科命题组专家,第二主持人是学校校长,两位主持人长期从事和主持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的核心组成员有南通海门市研修中心的特级教师,南通海门市研修中心的教科室主任,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副教授等,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能力保障。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发表论文多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展开本课题研究。由高级、中级和初级老师合成的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团队,组织结构层次合理,合作意识良好。各成员均有民办学校多年教学经验,有较强的文献整理,分析能力,调研能力。且在研究成果方面表现较强。学校为民办学校中的翘楚,制度完善,各级领导较重视,能够第一时间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分析。
课题组人员分工见下表:
姓名 | 工作单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中的分工 |
从银枢 |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 | 中学高级 | 教育管理 | 主持人,顶层设计,总体 把握课题研究 |
袁盛影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副教授 | 教学研究 | 主持人,总体把握课题研究 |
何仁毅 | 南通海门市研修中心 | 中学特级 | 教育行政 | 理论指导 |
陆 健 | 南通海门市研修中心 | 中学高级 | 教育理论 | 专业知识讲座、培训 |
王惠娟 | 海门市第一中学 | 中学高级 | 德育教学 | 操作方案设计 |
王晓俭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副教授 | 教学研究 | 资料收集、数据分析 |
鲍 敏 |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 | 中学高级 | 教学研究 | 基础理论研究 |
郝祥瑞 |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 | 中学二级 | 教学研究 | 子课题1负责人 |
冯 姣 |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 | 中学二级 | 教学研究 | 子课题2负责人 |
鲁苏丹 |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 | 中学二级 | 教学研究 | 子课题3负责人 |
张 丽 |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 | 中学二级 | 教学研究 | 子课题4负责人 |
张晓磊 | 昆山通海实验中学 | 中学二级 | 教学研究 | 子课题5负责人 |
2.课题研究的基础
我校成立了陶研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一把手校长担任,陶研课题由一把手负责并主持等。平时,我们还做到校长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共研讨,多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校长统领学校的陶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各教研组长、教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召开会议,布置学陶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组织制度。此外,我们还积极吸收了每班1-3名家长作为学陶骨干,进入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听取他们的学陶建议。2019年8月申报并立项的江苏省陶研会“十三五”课题《生活教育指导下的民办初中高质量的发展研究》。2020年5月30日,递交了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民办小班额初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本课题申报前已经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高了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形成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为本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课题组老师开始学科导师辅导制的实验尝试,跟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绩动态变化,做到靶向诊断,精准施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将有利于推广全员学科导师辅导制,充分发挥本校老师群体研究的作用;我们已经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小班化教学”问卷调查,经过“小班化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我们收获颇多,它为“双师型辅教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基础,我们试图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以最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为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学校决定专门划拨款一定数额作为课题研究经费,用于调研、专家讲座、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等。并根据学校科研奖励条例对按计划取得课题研究成果的课题组人员及为课题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八、参考文献
1、胡卫《关于民办教育发展与规范思考》P36,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1版;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编《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P47,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钟海青.时空的跨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
4、江苏省陶研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
5、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上的讲话。北京:中央电视台,2019.4.29
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0.2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6.23
8、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9、王湛.《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0、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人民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